在职场生涯中,离职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况,在离职后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呢?失业金作为一种社会保障,为广大失业人员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社保交多久离职才能领到失业金?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我们需要了解失业金的领取条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领取失业金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失业人员必须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2、失业人员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如合同到期、被辞退等。
3、失业人员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我们重点来看第一个条件,即社保缴费时间,以下是关于社保缴费时间与领取失业金的具体规定:
社保缴费满1年但不足5年
失业人员如果社保缴费满1年但不足5年,可以在办理失业登记后,领取最长12个月的失业金,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缴费时间是指累计缴费时间,也就是说,中途断缴不影响累计缴费时间的计算。
社保缴费满5年但不足10年
对于社保缴费满5年但不足10年的失业人员,在办理失业登记后,可以领取最长18个月的失业金,同样,这里的缴费时间也是指累计缴费时间。
社保缴费满10年以上
如果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那么在办理失业登记后,可以领取最长24个月的失业金,需要注意的是,领取失业金的最长时限为24个月,即使缴费时间超过10年,也不能超过这个时限。
了解了社保缴费时间与领取失业金的关系,下面我们来看看失业金的领取流程:
1、失业人员应在离职后60日内,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就业失业登记证、银行卡等材料,到所在街道(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理失业登记。
2、办理失业登记后,失业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到同一机构办理失业金申领手续。
3、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失业金将按月发放至其银行卡。
需要注意的是,失业金的标准是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人员缴费年限来确定的,失业金标准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具体数额还需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社保缴费时间与领取失业金的关系密切,失业人员需在离职后及时了解相关政策,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希望以上介绍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让大家在面临失业时,能够顺利领取到失业金,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