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退休金计算器是一种便捷的工具,可以帮助大家估算自己的退休金,很多人对于如何计算退休金以及影响退休金的因素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将详细为大家介绍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及相关知识。
我们要了解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在我国,退休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每位退休人员都有的,过渡性养老金则是针对某些特定情况的人员。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下面我们详细看看每个部分的计算方法。
1、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这个数据通常由当地社保部门公布,每年都会有所不同,2022年退休的人员,需要使用2021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算。
2、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本人第一年缴费工资 / 第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人第一年缴费工资和第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都是已知数据,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前面已经提到。
3、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指个人实际缴费的年数,不足一年的部分按一年计算,如果你实际缴费15年零6个月,那么缴费年限就是16年。
4、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是指个人缴费部分累计的金额,包括本金和利息,这部分金额可以在个人社保账户中查询。
5、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根据个人退休时的年龄确定的,通常情况下,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了解了以上计算方法后,我们以下面的例子来进行具体计算:
假设某人在2022年退休,其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本人第一年缴费工资为3000元,第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缴费年限为30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120000元。
首先计算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6000 +(3000 / 4000)× 6000)÷ 2 × 30 × 1% = 1350元
然后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 120000 ÷ 139 ≈ 864元
将两部分养老金相加,得到该人的月退休金:
退休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1350 + 864 = 2214元
就是退休金的计算方法,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以下是一些额外知识点:
-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这部分养老金主要是针对某些特定情况的人员,如中人(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较为复杂,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 社保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但上下限有一定的范围,如果本人工资低于下限,则按下限计算;如果本人工资高于上限,则按上限计算。
- 社保缴费比例:我国社保缴费比例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具体比例因地区和险种而异。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社保退休金计算器进行在线计算,非常方便,希望大家能够提前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确保晚年生活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