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五险一金制度中,公积金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职工购房、还贷等方面具有很大帮助,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职工需求,公积金基数会定期进行调整,关于公积金调整基数的最新政策有哪些?如何进行公积金基数的调整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什么是公积金基数?
公积金基数是指职工缴纳公积金的计算基数,通常情况下,公积金基数等于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公积金基数关系到职工每月应缴纳的公积金数额,基数越高,缴纳的公积金金额也就越多。
公积金调整基数的政策依据
我国各地公积金调整基数通常遵循以下政策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的通知》等,各地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公积金调整基数方案。
最新政策介绍
1、公积金调整基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各地公积金调整基数的时间为每年的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但也有部分地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遇特殊原因,调整时间可能会有所变动。
2、公积金调整基数的范围
各地公积金调整基数的范围通常为: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也就是说,公积金基数最低不能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能超过300%。
3、公积金调整基数的具体规定
(1)职工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公积金基数。
(2)职工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按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公积金基数。
(3)职工工资在最低工资标准与平均工资3倍之间的,按实际工资计算公积金基数。
如何调整公积金基数?
1、单位办理
单位在办理公积金基数调整时,需向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以下材料:
(1)单位公积金账户信息;
(2)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3)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证明;
(4)其他相关材料。
2、个人办理
个人办理公积金基数调整,需通过以下途径:
(1)登录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官方网站,在线提交调整申请;
(2)前往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柜台办理;
(3)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办理。
3、调整流程
(1)单位或个人提交公积金基数调整申请;
(2)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申请材料;
(3)审核通过后,调整公积金基数;
(4)单位或个人查询调整结果。
公积金基数的调整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了解最新的公积金调整基数政策,有助于职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调整过程中,单位和个人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希望大家能够顺利调整公积金基数,享受应有的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