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保,全称为深圳市社会保险,是我国广东省深圳市为保障市民基本生活、提高市民福祉而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深圳社保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深圳社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为了保障这些务工人员的基本生活和权益,深圳市政府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1987年10月1日,深圳市政府颁布实施了《深圳市临时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标志着深圳社保制度的初步建立。
这时候的深圳社保仅限于养老保险,且覆盖范围有限,随着深圳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深圳社保制度逐步完善,1992年1月1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实施《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纳入社保体系,实现了五险合一,这一举措标志着深圳社保制度的全面建立。
深圳社保制度建立以来,为保障市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深圳社保的具体内容:
1、免费医疗:深圳市政府为全体市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市民在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可以享受一定的医疗费用报销。
2、养老保险:深圳市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保障。
3、失业保险:深圳市失业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失业人员度过难关,保障其基本生活。
4、工伤保险:深圳市工伤保险制度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员工在工伤事故中的权益。
5、生育保险:深圳市生育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和生育津贴。
6、住房公积金:深圳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帮助市民解决住房问题,提高居住水平。
深圳社保制度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受益,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保水平,深圳市政府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在2010年7月1日,深圳市政府实施了《深圳市社会保险条例》,标志着深圳社保制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深圳社保自1987年开始实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体系,为市民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保障,深圳市政府将继续加大社保投入,提高社保水平,让更多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