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助学贷款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助政策,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近年来,关于助学贷款免息的消息层出不穷,许多学生和家长对此表示关注,助学贷款免息是真的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我们需要明确助学贷款的概念,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银行贷款,我们来看一下助学贷款免息的相关政策。
助学贷款免息政策
1、国家助学贷款:根据我国相关政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国家助学贷款的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执行,在学生就读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无需学生偿还。
2、地方政府贴息贷款: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推出了地方政府贴息贷款政策,这类贷款在学生就读期间,利息由地方政府补贴,学生同样无需偿还。
免息政策的真实性
从上述政策可以看出,助学贷款免息政策是真实存在的,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后,在就读期间确实无需支付利息,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有助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助学贷款申请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持有合法身份证明。
2、家庭经济确实困难,无法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需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借款)。
4、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5、学习成绩良好,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6、借款人所在学校为我国境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申请助学贷款的流程
1、学生在入学前,向户籍所在地的教育部门提出申请。
2、教育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为学生提供贷款资格证明。
3、学生凭贷款资格证明和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向贷款银行申请助学贷款。
4、银行审核通过后,与学生签订贷款合同。
5、学生入学后,将贷款合同交由学校学生资助部门。
6、学校学生资助部门审核无误后,将贷款资金划拨至学生个人账户。
助学贷款免息政策确实是真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时,要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以免影响贷款审批,在贷款期间,学生还需按时还款,以免产生逾期记录,影响个人信用,通过助学贷款,相信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