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盘后定价交易是什么意思

创业板盘后定价交易,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满足投资者多样化交易需求,提高市场流动性,于2014年推出的一种交易方式,它与常规的盘中交易不同,为投资者提供了在正常交易时间以外进行买卖的机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创业板盘后定价交易的相关内容。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创业板,创业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往往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创业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什么是盘后定价交易呢?盘后定价交易,指的是在交易日收盘后的一段时间内,投资者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报价方式买卖股票,以下是关于创业板盘后定价交易的具体介绍:

交易时间

创业板盘后定价交易的交易时间为每个交易日的15:05至15:30,在这段时间内,投资者可以提交委托,进行股票买卖。

交易规则

1、价格限制:创业板盘后定价交易的价格限制为当日收盘价的上下10%,也就是说,投资者在提交委托时,报价不得低于当日收盘价的90%,也不得高于当日收盘价的110%。

2、成交原则:盘后定价交易采用“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原则,即在相同报价的情况下,先提交的委托优先成交;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价格优先的委托优先成交。

3、委托数量:投资者提交的委托数量应为100股或其整数倍。

交易流程

1、投资者提交委托:在交易时间内,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公司提供的交易系统,提交盘后定价交易的委托。

创业板盘后定价交易是什么意思

2、交易所汇总委托:交易所在每个交易日15:30后,对投资者提交的委托进行汇总。

3、成交撮合:交易所根据委托汇总情况,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成交撮合。

4、成交确认:撮合成功后,交易所将成交结果发送给相关证券公司和投资者。

5、交收和过户:成交后的股票交收和过户,按照我国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定执行。

盘后定价交易的优势

1、提高市场流动性:盘后定价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交易时间,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

2、降低交易成本:由于盘后定价交易的价格限制较宽,投资者在交易时可以避免因价格波动过大而导致的交易成本增加。

3、增加投资机会:对于部分无法在正常交易时间参与交易的投资者,盘后定价交易为他们提供了投资机会。

创业板盘后定价交易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满足投资者需求推出的一种创新交易方式,通过了解其交易时间、规则和流程,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实现财富增值,投资者在参与盘后定价交易时,也需要注意风险控制,合理配置资产。

创业板盘后定价交易是什么意思